立夏这5样为啥不能吃?5月5日立夏,快叮嘱家人忌嘴!

陆柯燃KLU 2025-04-30 育儿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立夏的由来与习俗

5月5日,太阳黄经45度,立夏就到啦。这节气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,《逸周书》记载:“立夏之日,蝼蝈鸣。”古人看到青蛙鸣叫、蚯蚓钻出地面、王瓜藤蔓疯长,便知夏天来临。那时帝王会率百官穿红衣、佩红玉,到南郊举行迎夏仪式,祭祀炎帝和火神祝融,祈求风调雨顺。

立夏为啥叫“立夏”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夏,假也,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春天种下的庄稼到这时“假装”长大了,实际是气温回升,万物进入疯长期,小麦抽穗、油菜结荚,茶树芽头生长迅速,农民开始忙碌的农忙季来了。“立夏5不吃,吃了夏难安”,到底哪5样不能吃?5月5日立夏,赶紧叮嘱家人忌嘴。

立夏饮食习俗

南方讲究“立夏吃一饭,力气长一担”。经典的是用赤豆、黄豆、黑豆、青豆、绿豆和糯米煮成“五色饭”,杭州人还会加乌饭树叶煮出紫黑色糯米饭,据说能祛风败毒,防蚊叮。在江西,妇女会凑七家茶叶煮“七家茶”,配蜜饯和大麦茶,邻里互赠,寓意“一夏不生痱”。

立夏5样食物别吃

生冷食物别吃,立夏后气温升,但人体阳气未全适应,吃冰西瓜、喝冰啤酒,会给脾胃浇冷水。中医说“夏气通于心”,冷饮会使血管收缩,加重心脏负担。我朋友去年立夏贪凉,上吐下泻进医院,医生说是“寒包火”,外热内寒伤人。

油腻食物要少吃

油炸食品、红烧肉等油腻食物,立夏后要少吃。气温高,人体消化酶活性降低,吃太多肥肉易腹胀、腹泻。《遵生八笺》说“虽大热不宜吃淘冰雪蜜水、凉粉、冷粥”,怕伤脾阳。我妈每年立夏煮绿豆汤,说“绿豆解百毒”,比奶茶好。

辛辣食物要收敛

川菜、火锅等重口味食物,立夏后要收敛。辣椒、花椒刺激胃黏膜,易让人上火。我邻居张阿姨爱吃辣,立夏后长痘,看中医说“心火旺”,让多吃苦瓜、莲子心。

隔夜饭菜有危害

隔夜饭菜别吃,在30℃室温下放一晚,亚硝酸盐含量能翻10倍。去年新闻里大爷吃隔夜凉拌木耳食物中毒。老辈说“立夏隔夜菜,吃了生恶疮”,虽夸张但有道理。夏天做饭最好现做现吃,剩菜放冰箱且别超24小时。

过咸食物要控制

腌菜、腊肉等高盐食物,立夏后要少吃。高温下人出汗多,钠流失快,吃太咸易水肿,血压升高。我爸有高血压,医生叮嘱立夏后每天盐不超5克,炒菜改用低钠盐。

夏季养生建议

夏天属火,对应心脏,可多吃红豆、红枣、樱桃。我每天早上喝桂圆红枣粥,中午吃凉拌西红柿。湿气重的人可试试四神汤:茯苓、莲子、芡实、山药一起煮,健脾安神。广东人爱用冬瓜煲老鸭汤,清热利水。

立夏后的生活注意

早上6点到8点,傍晚5点到7点适合散步、打太极拳,别在大太阳下跑步,易中暑。我每天傍晚公园快走半小时,睡得香。立夏后昼长夜短,中午要眯一会儿,我买折叠床每天睡20分钟,下午工作不犯困,别睡太久,超1小时更累。

立夏的意义

立夏是老祖宗留下的生存智慧,“5不吃”禁忌提醒我们身体要与自然同步。虽有空调、冰箱,但该忌口还得忌,该顺应要顺应。今年立夏,不妨试试老习俗:煮五色饭、称体重、斗蛋。记住:生冷油腻少吃,清淡养心才是真。愿大家平安过夏天,健康迎丰收!

转载请注明来自文化小说网,本文标题:《立夏这5样为啥不能吃?5月5日立夏,快叮嘱家人忌嘴!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